9月22-23日,中国水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水交所)在河北石家庄市举办了第四次会员活动,水利部水资源司、财务司派员到会指导,参会的会员单位包括内蒙古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河南水权收储转让中心、重庆水投、山西水投、山东水发、唐山海森、奥特美克等7家战略伙伴会员,青岛水投、新兴华安、恒瑞金墒3家战略合作会员,河海大学、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家名誉会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灌区协会、北京物资学院、山西水务科技5家特邀单位,共计17家单位的35名代表参加了活动。
在第四次会员活动上,水交所总经理张彬回顾了我国水权交易及水交所业务动态,指出水交所成立以来以交易系统开发和交易平台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水权交易主营业务,共促成172单水权交易,交易水量27.79亿立方米,交易价款16.86亿元,其中区域水权交易7单、取水权交易70单、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95单,实现了三种交易类型全覆盖。为陕西、安徽、山西等9省区水权改革提供技术服务,涉及合同额1285万元。张彬指出,目前水权交易还在初期发展阶段,仍存在一些困难,如当前交易仅限于个别地区试点探索,且集中在北方缺水地区,南方丰水地区交易动力不足等。下步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的指导下,服务国家节水行动,扩大交易规模,探索生态补偿型水权交易、合同节水+水权交易、PPP节水+水权交易、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用水指标交易等,希望加强与会员单位的合作,推广水权交易系统及手机APP,共同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水交所交易中心主任邓延利介绍了2019年灌区水权交易示范推广经验成效。2019年,水利部将“在3个以上省份示范推广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督办考核事项,交由水交所承办。水交所主动对接河北、山西、甘肃等省水利厅,在河北省以元氏县为试点开发了水权交易管理系统,设立了河北第一个县级水权交易中心。在山西省开发了省级水权确权及交易系统,并为省内5个水权试点进行培训及应用,在清徐县促成39单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在甘肃省召开示范推广工作启动会,试点开展灌区协会间水权交易协议成交4单,交易水量26万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总工柳长顺以“农业水权制度及用水管理”为题作主题报告,指出农业水权制度是水权制度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农业合理用水,促进农业节水,特别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亟待建立农业水权制度。讲解了农业水权核定、确权与登记的方法,简述了宁夏引黄灌区、甘肃石羊河流域等农业水权确权情况,指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80个试点县,40个试点将水权分配到户,40个分配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强调水权交易是农业用水管理的节水发动机,应建立收储机制,构建便民化的交易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实验室负责人崔莹发表题为“绿色金融助力水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主旨演讲,介绍了发展绿色金融的紧迫性、全球绿色金融进展,其中中国绿色金融也在全面推进,绿色债券更是亮点突出,2018年中国境内外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共计2686.69亿元人民币,是全球增速最快,规模第二大的绿债发行市场。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全面启动,在Cap and Trade机制下发展迅速。崔莹指出,水权交易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可根据其他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先行成功经验,明确推广复制经验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制度设计的完善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障机制,适时引入绿色金融产品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唐山海森董事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会员活动的协办单位,李宝来董事长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社会化服务模式”为题介绍了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重点解释了“农民有用”及“协会盈利”两个相关概念。前者用遥控灌溉减轻农民灌溉劳动强度、节省灌溉时间、减少人工投入、减少跑冒滴漏从而节水。后者用灌溉托管及利益驱动实现由对个体农户向对灌溉组织机构奖罚考核,组建水利自有的基础设施运维、灌溉服务、收费基层组织。李宝来指出,应以全面计量为基础,以水价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水权交易为平台,加强农业用水管理,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内蒙古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省(区)级水权收储转让平台公司。赵清董事长以“内蒙古水权试点经验介绍”为题对内蒙古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的基本情况、组建过程、组织架构、业务范围等进行了介绍。赵清指出,目前内蒙古水权转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累计投资18亿元完成了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现节水2.4亿立方米,将1.2亿立方米转让水指标配置给了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和乌海市3个盟市的75家企业,并签订了水权转让合同,实现跨盟市转让,同时节水效果明显,灌溉效率提高,转让流程规范化,交易价格统一,交易平台不断完善,交易制度逐步健全等。赵清表示,水权交易平台履行了企业法人职责,为试点项目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且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水权再配置,积极培育了水权交易市场。
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暴路敏报告题目是“宁夏水权试点建设及水权交易实践”,指出宁夏被确定为全国水权试点、全国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在利通区、红寺堡区、贺兰县、中宁县、惠农渠灌域等地探索开展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2017年,交易水量904.7万立方米,交易金额227万元。2018年交易水量2469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85亿元。其中,利通区政府和宁夏宝丰集团达成3.82亿元的水权交易协议,将农业节约的1484万立方米黄河水水权指标交易给工业项目生产用水。在此期间,惠农渠、唐徕渠管理处分别探索在本灌域乡镇间、协会间、支渠间开展短期交易,交易水量1500万立方米以上。2019年,已成交水量201.69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352.47万元。贺兰县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工程PPP项目正进行节水潜力测算,下一步将把部分节余水权交易给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交易水量预计2000万立方米。通过试点,初步形成了新增用水项目必须通过有偿交易、获得水权的意识,实现了过去向政府“要水”,现在到市场“找水”的转变,水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调节”转变。
北京新兴华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钟湘宇报告题目是“水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的探索与实践”,解释了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的相关政策、决策部署以及其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水空间确权登记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资料收集分析、预划登记单元及资源区块、制作外业调查图标、进行外业调查、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登簿归档等。新兴华安已在徐州贾汪区域、疏勒河干流水域、汾河(介休市段)等地进行了探索实践,其中疏勒河(瓜州段)水生态空间确权登记试点,以甘肃省疏勒河干流(瓜州段)水域、岸线等作为确权登记范围,全面查清登记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的类型、类别、权属、数量、质量、空间位置以及公共管制情况,实现自然资源登记与不动产登记的有效衔接。
在自由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就煤矿疏干水与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水权交易、水流产权与水权之间的关系、黄河流域跨省(区域间)水权交易可行性等问题开展热烈讨论。
元氏县参观
会员活动还安排参会代表一行赴元氏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村—纸屯村进行实地观摩调研,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量计量及水权交易等工作与当地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参会代表一行首先前往纸屯村2号机井观摩了井灌区用水计量设施的布施与使用,观看了县水利局自主创新的“以电折水”移动式计量水表的实际工作演示。据了解,试点区灌溉系统已实现平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户可通过手机APP、网页端、遥控器远程进行缴费、阀门开关等工作,信息将上传于服务器端,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水利主管单位工作效率。